今天收到最後一筆譯書的稿費入帳通知,也宣告正式暫別譯書人生了。
嚴格來說,其實近一年來我也已經很少接翻譯工作,唯一完成的零星幾個翻譯案子,要不是熟人介紹,就是根本沒收錢的友情贊助。
但這種感覺其實跟剛入行時會接低價劣䅁的作法很不一樣。
當年還是菜鳥譯者時,還搞不清楚自己擅長翻譯什麼類型的稿件,也沒什麼好看的經歷,只能靠著接低價案子累積經驗。
一轉眼翻譯這條路走了十餘年,我當然已經不再需要接低價的案子。但反過來說,就跟一般上班族思考退休之後要做什麼一樣,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不做翻譯我要幹嘛。
眾多譯者前輩對這題的答案多半是「因為不做翻譯也不知道要幹嘛,所以就繼續做」。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自謙的說法,真正的關鍵其實在於做翻譯仍然具有驅動他們熱情的動力。
但這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翻譯於我其實早就形同雞肋了,只是我一直不想承認,更不敢放棄。
八月初,協會辦的「便利店人間」讀書會上,有個女孩訴說著自己正做著沒有熱情的工作,很想轉職卻沒有勇氣、也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裡。
我絮絮叨叨地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經驗,然後突然明白了,原來這才是我的動力所在。
我其實一直是個渴望變化、害怕一成不變的人。所以我比同輩的人還要快對一份工作不耐煩,所以我不知不覺與翻譯這份工作共處了十多年。
但其實真正的關鍵在於我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翻譯」不過只是用來實現這種想像的其中一種型態而已。我真正渴望的東西,叫做「自由」。
現在的我其實還是會接友情贊助的案子,但選案的標準已經不再是為了餬口,而是遇到真心喜歡的工作,就算不拿錢也甘願。某種程度來說,就像是明星會接公益性質的工作一樣吧XDD
未來是無法預測的,所以我也就不費神煩惱下一步了。但憑著這十幾年來到處走跳不經意磨出來的第二專長:「無入而不自得」,相信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啦!(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