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逛到某位譯者的部落格,看到他提到美金帳戶的問題,雖然我還沒收過國外客戶的匯款,但是手上的外幣戶不少,加上平常在公司多少也耳濡目染,就忍不住發表了小小的意見。後來跟一些譯者朋友聊起這件事,想了又想,決定也把自己的心得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如果跟國外客戶打交道,通常收的應該都是美金,所以想收客戶的稿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外幣戶。開外幣戶跟台幣戶的作法其實差異不大,多數銀行會要求你開戶時存入美金,不過就我手上這些外幣戶來說,只有一家在開戶時必須存入100美金,其他家都沒有開戶門檻。
就像台幣戶各家優缺點不一,我個人認為外幣戶的銀行也應該慎選。收外幣比台幣麻煩的地方在於,因為匯款程序比較繁複,所以銀行會收手續費,不像台幣匯款通常是匯出銀行收取手續費,外幣匯款多數是匯入匯出都會收錢。以我們公司來說,手續費通常都是由客戶負擔(我認為這很合理),而且手續費的數目基本上還滿固定的(我倒是沒算過不同匯款金額的手續費差異),所以我覺得手續費的部份不用太在意,真的不放心,頂多選一家手續費比較公道的銀行就好,如果真的想要節省手續費,也可以跟客戶商量,請他累積到一定的金額再一起匯款。
我覺得比較需要注意的部分,其實是匯率跟匯差。因為匯率的變動非常頻繁,假設你有100美金要換成台幣,分別在匯率32.0跟32.5的時候換匯,拿到的台幣就會瞬間差了50。所以一般來說,小額的美金先放在外幣戶裡,等累積到比較大筆的金額,匯率不錯的時候再結成台幣,會比較划算。如果每次收到美金都直接結成台幣,就沒有機會選擇比較好的匯率,長期下來,可能被吃掉很多匯兌損失卻不自知。其實觀察匯率真的沒有那麼難,多想幾分鐘,你可以省下更多錢,何樂而不為呢?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適逢全球金融危機,一度覺得貼了好像也沒什麼用,不過考慮再三,還是讓它重見天日了。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心得,希望可以給沒有概念的同好一些幫助,畢竟翻譯賺錢不容易,還是精打細算點好,希望大家都可以因此多掙一些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