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100] 你比較喜歡便利商店還是雜貨店?

by Snow Huang
780 views

這禮拜的導覽課,跟學員們聊到柑仔店(雜貨店)/便利商店的特性與差異。在整理這兩者差異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飄過我自己在便利商店休息區闖蕩的經驗。

圖片來源:Franki Chamaki on Unsplash

還記得自己實際寫下來並且分享的差異有兩點:

  1. 雜貨店裡的人際關係是老闆對熟客,便利商店則是店員對過路客。

在分享過程中確實印證了這點,雜貨店的分佈位置跟社區緊密相連,每個人記憶中都有一間難忘的雜貨店;但因為便利商店的分佈之密集,幾乎沒有人會對某間便利商店特別死忠。
 

  1. 雜貨店的販售特性是零賣,便利商店則是已經包裝好的量。

在雜貨店裡買東西的選擇非常彈性,顧客可以選擇需要多少買多少,萬能的秤可以協助老闆計算任何顧客購賣數量的計費;但在便利商店裡不太可能這麼做,固定的包裝與標價讓店員與顧客之間互動的時間被降到最低,甚至便利商店永遠都有推陳出新的促銷方案,鼓勵消費者們「買越多越划算」。
 
綜合以上兩點,接下來討論的「比較喜歡便利商店還是雜貨店?」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已經呼之欲出了,但其實我還想到了一個雜貨店跟便利商店在我心裡難分軒輊的點。
 
身為一個背著筆電到哪裡都可以工作的人,我闖蕩過無數咖啡店,廣義來說也包括便利商店的休息區,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某種程度上便利商店裡自從有了休息區的存在,其實也取代了某部分雜貨店的功能。
 
過去在雜貨店形同社區「灶咖」的時代,街坊鄰居通常會在雜貨店裡聚集,老闆也常是社區大小資訊的集散地;而如今附帶休息區的便利商店,多的是彼此熟識的長輩群聚的好去處。
 
打這篇心得的時候我人在麥當當裡,身邊至少有三組人馬在講保險XD然後旁邊坐了一個阿嬷帶著兩個孫子。沒有低消限制的休息區確實提供了這些群體一個暫時的好去處(也包括我自己,呵呵)。
 
時代在走,不曉得雜貨店還能存在多久?而看來便利商店早已經是台灣人的日常。回到「比較喜歡便利商店還是雜貨店?」這個問題,我的答案其實是難以抉擇。值得慶幸的是,身為消費者,我確實也可以不用抉擇。
 
今天需要一個方便的定點工作,我就走進便利商店或類似麥當當這樣24小時營業的店;改天我只想買兩顆雞蛋和一把菜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走進巷口的雜貨店,而不是可以買進美好生活的全聯。
 
這樣的生活,本身即是美好:)))
 

——

嗨!我是這篇文章的作者 Snow,感謝你讀到最後。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在下方「綠色按鈕」幫我按5下拍手

或再往下拉,在「分享此文」上方按個表情回應,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