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100] 時間究竟該怎麼運用?從「斷捨離」的角度來談

by Snow Huang
120 views
圖片來源:Aron Visuals on Unsplash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時間管理」這回事,不過為什麼我在標題裡的動詞不是「管理」而是「運用」呢?主要是來自於近三個月來自我管理行程與待辦事項的省思。

身為工作者,不管是被公司僱用的上班族,或是自己雇用、自己承擔責任的自由工作者,相信對於「時間管理」這門技術一定不陌生。網路上隨處搜尋得到教導工作者怎麼管理時間的文章、課程,書店裡相關主題的書籍也從來沒少過,始終在暢銷書中佔有一席之地。

但其實,即使有這麼多定意幫助我們學會管理時間的資源,安靜下來仔細問問自己,我們真的有比較會管理時間了嗎?還是「時間管理」的奧義對我們來說還是很抽象,抽象到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融會貫通?

我自己的領悟是,時間基本上是無法管理的,但換個方式,也許學會如何運用時間,會是比較實際的解法。

至於我是怎麼運用時間的呢?原則上,我採取的方法很近似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斷捨離」法則,就是要非常清楚自己每一天可用的時間跟精神狀態如何,再以此為前提去規劃當天的時間該如何運用,並且隨時保持彈性調整的空間。

這個方法的前提在於,你必須對自己的生產力有一定的認識,才能避免排入太多自己根本無法達成的目標,反而給自己增加沉重的挫敗感。

舉例來說,我還記得我剛開始當自由譯者的時候,超容易幫自己排定這種完美的工作進度表:每天至少要翻譯6小時,每小時要翻譯4頁原文。但事實證明我一小時大概翻個2頁就會很想耍廢玩耍,完美進度表根本就是天馬行空。

另一個情境則是跟閱讀有關,身為一個到處走跳的時間多過於在一個地點固定停留的人,帶書出門這件事對我來說其實是不小的困擾。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努力克制自己每天發作的閱讀欲,因為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帶了一堆自己很想看的書出門,卻發現自己一小時連讀完一本書的兩章都辦不到。

「斷捨離」的練習還在繼續,我也不敢說我已經能夠得心應手,但基本上我覺得認清「時間是有限的」這件事非常重要。就跟從「空間是有限的」這點出發的斷捨離收納一樣,認清時間的有限及寶貴,才能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待辦清單,從而剔除根本不值得花時間去做的小事,以及切分該投入更多時間分次完成的大事。


延伸閱讀:

用符合人性的 123 行動清單,開始更有成就感與動力的工作週
從近藤麻理惠的整理魔法,思考 5 個時間管理的關鍵啟示

——

嗨!我是這篇文章的作者 Snow,感謝你讀到最後。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在下方「綠色按鈕」幫我按5下拍手

或再往下拉,在「分享此文」上方按個表情回應,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