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覺得疫情下的時間過得很快,再加上上週打完疫苗的後勁有點強、有將近兩天的時間都是躺著的,不知不覺一週又過了,今天又是新的月份開始。
開場白結束,整理一下本週大小事:
*人與人的連結超重要❗️
上週的日常文講到我懷念人與人的連結,結果就很幸運的有幾場線上聚會的機會。而且除了線上聚會之外,我還趁著上班出門之便,跟熟識的早餐店老闆夫妻閒聊、交換近況。大大滿足我想與人互動的心願!
也因為我是與人連結就能獲得能量的體質,多虧了這些線上/線下的連結,我有種充飽電的感覺、之前的飄飄感也轉成踏實的安全感,超棒的!
*疫情下的第一次捐款
其實大家應該都有印象,我本來就會定期捐款給自己認同的一些組織。但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看了限時解鎖的《人間條件六》,深受感動的我把疫情期間第一次捐款獻給了綠光劇團。
詳細的觀劇心得我會再另寫一篇,但其實我想搭著捐款這議題稍微聊一下,今年我領到紓困了。
大家可能想說這又沒什麼大不了的,你不是已經減班了嗎?但其實很妙的是,今年我是靠著譯者身分有在工會加保領到紓困的;儘管居服這個月的排班時間已經只剩四月份的五分之一,但以目前的政策來說還是領不到紓困。
但我寫這個當然不是想炫耀,而是內心非常的感慨。身在第一線,其實疫情以來就一直看到公司群組在討論疫情減班、紓困怎麼領的問題,甚至因為對請領的資格跟應備資料有疑慮,群組裡發生衝突的頻率還挺高的。
雖然能夠體會,假設是家中的經濟重擔,那期待紓困當然情有可原。但其實也是因為一年一波疫情,更讓我警覺自己的風險控管還有待加強,也讓我確信當初堅持斜槓繼續接翻譯、沒有把雞蛋全部放在居服這個籃子裡是有意義的。
雖然這個配置還沒有達到我覺得足夠安穩的標準,但至少已經讓我在疫情下不用為經濟面操太多心,也能夠有餘裕對其他受疫情影響更大的對象出力相挺。更重要的是,要督促自己更重視緊急預備金的準備,不宜把希望寄託在瞬息萬變的政策上面。
*打完疫苗的副作用
其實上週打完疫苗的第一天,除了注射部位確實有點酸痛外,一整天下來我都沒什麼太大的感覺。當下還覺得真幸運,沒想到後來才發現其實話說得太早了,就像開頭說的,我後來整整躺了快兩天QQ
還記得我打疫苗的時間是早上11點,到了隔天凌晨1點,我就開始感覺發燒,同時還拉了第一次肚子(過程中我喝了超多水,廁所也跑了超多次)。
從凌晨4點半到隔天下午3點多,我總共吃了兩顆普拿疼,這段期間的耳溫一直在38~40度之間徘徊。包括拉肚子、畏寒(冷到大發抖)、頭很重、眼睛很酸這些症狀一個都沒少,而且儘管如此不舒服,卻始終睡不著,感覺超級痛苦😣
也不知道熬了多久,終於不知不覺又睡著,只記得迷糊中身體一直狂出汗,晚上9點多醒來簡單吃得下飯後,我就斷斷續續又睡著,直到隔天早上9點半出門上班(沒錯12小時就這樣過去了!)
在這痛苦煎熬的兩天期間,我一直一邊忍受副作用、一邊快速記下當下的狀況(我還能打字實在太厲害了👍),當下最常用的形容詞大概就是「不舒服」,沒辦法形容得更多。
現在回想起來,最不舒服的就是一直感覺痠痛,而且隨著身體狀況的變化還會變換部位QQ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有一度我腰痠到受不了吃普拿疼卻沒效,那感覺簡直是超越最嚴重的經痛,根本找不到任何姿勢可以讓自己舒服一點⋯⋯(崩潰)
但其實也跟許多網路影片分享的差不多,再怎麼不舒服,其實撐一下兩天就過去了。而且真的很不舒服的時候,吃藥真的會有幫助,尤其降溫效果真的蠻明顯的。至於沒效的那次,我就把它理解成身體在提醒我「不宜出門」,果然撐到下班回家後又昏睡了8小時😅
那今天就先這樣,我們下週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