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4 【燦爛時光四週年年會】(二) |回到寫作的初衷,發掘故事背後的影響力

by Snow Huang
180 views

年會進入第二天,這場是我最期待的廖雲章關於故事的分享。

雖然宣傳主題的關鍵字是品牌經營,但我其實是衝著副標的“故事與編輯力”來的,事實證明講座內容完全符合我的期待,而且給了我滿滿找回寫作力的勇氣與心法!

最一開頭談的是“寫作之前的準備”

Part 1 田野力

所謂“田野”,相信做過社會學相關研究的人應該都不陌生吧。

在這邊雲章姐跟我們分享,其實自己的臉書就是個絕佳的場域,平常就可以留心觀察:你在臉書上分享的文字,哪種類型的主題比較受歡迎(就是按讚數比較多的意思XD)

但臉書按讚多少有人情因素,或是有些東西其實不太想讓朋友看到,這時部落格其實是個相對理想的場域,找一個沒人知道自己是誰的空間,單單地書寫自己真誠的心情(別人來讀只是因為你的文字,不是因為認識你)。

進入田野力的正題,雲章姐選擇深耕的田野是移民工議題。透過一個又一個簡單卻發人深省的故事,她跟我們分享該如何運用人類學的方法建立關係。

#提到跟移民工建立關係不可或缺的語言因素時,我突然想起劉安婷在她的某一本書裡提過的,語言對人的撫慰力量,希望之後可以再找那本書來回憶一下。

在這段我學到的是「以你關注的對象為師」,雖然每一個故事的確切內容已不復記憶,但我在分享中記下了這段省思:

**幫助你關注的族群其實沒那麼容易,需要先放下自我中心,從被幫助者的角度看議題,以他們為師,才可能知道他們的問題,進而擬出真正對他們有助的方案。

至於該怎麼收集故事呢? 重點在於如何認識各方利害關係人,雲章姐跟我們分享了她的頭巾田野經驗(詳見文章:台北車站開齋節之頭巾田野),透過跟移民工學習如何穿戴頭巾,成功打入他們的世界。

接著她又推薦我們讀另一篇文章:逃跑外勞的晚餐,一路自我培力並不斷成長的逃跑外勞秋草,最後在回台前成為印尼圈的網紅。很有意思的是,表面看似不合法的行為,卻讓她得以在台灣期間幫助過10餘位死亡的移工。

雲章轉述某位移民工紀錄片導演所說的話:秋草的逃跑成全了她,如果沒有逃跑,根本做不了這麼多事。

在這段我學到的是「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而且其實所謂的是非對錯,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其實有很多複雜的因素,需要耐心、放下成見,才可能看得清楚。

終於要進入Part 2了,這邊談的是寫作力

整場給我最多啟發跟提醒的應該是這段,幾乎馬不停蹄地不斷做筆記!

#雲章特別提醒:寫作者最該留意的重點,是要思考如何運用自己所知道的眾多故事,透過寫作幫助故事裡的人,而非消費他們。剛好之前協會的導覽課也聊過消費,之前也剛好讀到徐沛然談及化身採訪的文章,希望之後能再另外整理一篇心得。

以下偷懶用列點方式整理這段我速記的重點:

— 只花十分鐘一鼓作氣寫出來的文章其實成效最好,因為讀者其實讀得出來反覆修改的痕跡

— 陳映真提到的寫作力十分要點,如果前面九分的準備都已做足,最後一分的寫作其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 報導文學必須貼近生活,切記不要賣弄文學技巧

**雲章說她的寫作標準是要寫出連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都能看得懂的文章,因為簡單的文字才能廣為傳揚,但不代表簡單的文字就沒有力量。

當下聽到這段分享時,簡直雞皮疙瘩掉滿地,因為我之所以寫作卡關,就是因為總覺得自己的文字不夠優美,希望可以把它修到兩百分才能問世,但原來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樣!

— 帶著問題意識進入田野:抱著你想解決、想找到答案的問題進入田野,能夠幫助你找到精準的資料

— 用蹲點的方式熟悉田野

— 觀察時可以不要太快採取立場

— 不帶立場去收集素材,慢慢堆疊成更豐富的東西

接下來雲章跟我們分享的是Yusni的故事,不知怎麼地,她口中形容的Yusni,曾是聰明但不那麼有自信的女生,從寫作到導覽,導覽到演講的發展歷程,竟讓我想起了我自己。那個時時刻刻心中有著完美編輯鞭策自己的寫作障礙症患者,不就是因為少了那麼點自信嗎?

於是,在講座的現場,我在自己的筆記裡記下這兩個行動:

→可以參考Yusni的發展歷程,慢慢放下自己心中那個完美的編輯
→ 逼自己一週寫一篇文章,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才能(目前還在努力中,呵呵)

最後的Part 3,談的是品牌力

在還沒開始這部分的紀錄之前,希望看到這裡的人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對你而言,所謂的品牌是什麼?

這年頭,提到品牌,大家好像都會不自覺在它後面加上行銷兩個字,然後就會一窩蜂地去上一些大師開設的品牌行銷心法,手把手教你怎麼建立品牌、怎麼行銷之類的。

但感謝這場分享讓我回憶起,做品牌的初衷其實是很純粹的。

收集到並寫出來的故事,如果只是停留在自己的臉書與部落格,其實是很可惜的。在雲章的分享中我領悟到,所謂的品牌力,其實就是你做了一些事情之後,群眾對你的認識所帶來的影響力,先培養出故事所帶出的影響力,才可能捲動下一波有影響力的行動。

於是雲章跟我們說了一個又一個關於品牌力的故事。

外婆橋計畫的故事

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

我小小的腦容量和記憶體,其實記不住分享當中提到的所有故事,但我想那其實也不是重點。最值得記下來的重點應該是這個:

#深信每一個人都有力量

這就是燦爛時光,張正、廖雲章還有他們吸引到的許多長工、志工,始終堅持的信念。

在他們身上我學到:學習找到自己的力量所在,以及如何運用自己的力量,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功課,因為每個人都有義務成為暗夜中的火光(印尼俗諺)

如果讀到這裡已經讓你精神渙散,拜託,請至少記住以下這兩件事:

— 故事要被聽到、看到,才可能帶來改變

— 記得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不考慮錢,你想做什麼?」並準備好答案,因為可能有一天,會有手上握有資源的人這樣問你,你就可以跟他交換點子,用善意的資源改變社會、改變世界

最後在QA與分享中,我們才進行燦爛時光講座的慣例:傳遞麥克風(詳見這篇

輪到我分享的時候,我簡單介紹了自己:喜歡旅行、接觸過很多族群、收集很多故事,但不知道有什麼用的人。但這場分享對我的啟發在於: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也打破了我一些寫作上的盲點

還記得我當時說了一段至今想起來都覺得超厲害的話:

#不是因為你有某個頭銜或資源才能做某些事,而其實是要你願意先選擇開始,這些資源與幫助才會到來

講座結束了,但我的下一步行動正要開始!

——

嗨!我是這篇文章的作者 Snow,感謝你讀到最後。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在下方「綠色按鈕」幫我按5下拍手

或再往下拉,在「分享此文」上方按個表情回應,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