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場館靠近北車一帶的關係,上班時很頻繁在附近出入;也基於本身的興趣,累積了不少關於書店街前世今生的冷知識。
前不久趕在建弘書局結束營業之前,跑去搬了幾本鍾意已久的書回家,卻也不經意地捕捉到書店街殞落的殘酷現實。

––
記得是在武昌街跟重慶南路的轉角,正在等紅燈時,有個女孩向我問路:
『不好意思,請問重慶南路怎麼走?』
「???……」嚴格來說,當時我們其實就站在重慶南路上,所以這個問題讓我愣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這裡就是重慶南路啊!?」指指面前的路。
『咦?是嗎?可是我想找的是書店街,就是有很多書局的那一條……』這時換對方回給我一個更困惑的眼神。
「妳想去哪間書局呢?其實建弘、三民……都在這條路上沒錯!」雖然被摸不著頭緒的問題給稍微混淆了,我還是憑著印象指指我剛走來的建弘書局的方向。
『嗯嗯那我知道了,不好意思,謝謝你唷!』女孩帶著還有些困惑的眼神謝過我,接著走向我指引的方向。
––
後來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思索著,帶著「書店街」這組關鍵字來到重慶南路的女孩,不曉得是憑著過去曾經造訪的印象,還是從曾經記錄下書店街過往的任何媒體獲取的資訊。
但無論如何,現在的重慶南路確實已經稱不上是書店「街」了;商旅數量早已超越書店數量的事實,在在顯示著這條路上的書店地景正在急速凋零。這背後有太多複雜的因素值得探討,一介平民如我也只能為文感嘆一番,談不上什麼實質作為。




不曉得大家上一次在實體書店買書是什麼時候的事呢?又或者該這麼問:上一次吸引你走進實體書店的理由,是什麼呢?